手机版
登录|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归档时间:
已归档

关于澧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02-08 09:30 信息来源:澧县财政局
字号:【

目           录

    第一部分  关于澧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二、2020年财政工作成效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三)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四、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

  第二部分  2021年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第三部分  2021年澧县预算公开附表

  第四部分   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公开表

关于澧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 21日在澧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戴作东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我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稳增长、争资金、促发展、保“三保”、防风险,切实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0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470万元,较上年增长2.31%。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64343万元(含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3303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4127万元。

2020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87万元,较上年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87957万元,较上年增长7.23%,非税收入37430万元(含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3303万元),较上年增长6.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为29.85%,比上年29.94%下降0.09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470万元中,除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87万元外,上划中央收入58497万元,上划省级收入14586万元,上划收入较上年下降4.97%。

2020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5428万元,剔除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因素,同口径增长6.1%。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0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8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29594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980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19645万元,含可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6910万元、专门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27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014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5136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收入229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3223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0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0万元;财政专户资金调入28787万元;其他调入11047万元(收回存量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31814万元,收入总计716795万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5428万元,预计上解支出7194万元,债券还本支出3223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26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30675万元,支出总计716795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表1)。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113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28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70772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收入614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收入9372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12200万元,上年结余575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97151万元。政府性基金本年支出271365万元,预计上解支出100万元,调出资金10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937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6314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表2)。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及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73522万元,财政补助收入83310万元,上年结余10332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472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52万元,滚存结余104376万元(详见附表3)。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68万元,收入总计925万元。支出888万元,调出资金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按程序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0年财政工作成效

稳字当头,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县政府高度重视财税收入组织工作,坚持靠前指挥、居前调度,特别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奖励政策,有力扭转了收入下滑趋势。在冲刺全年财税目标的关键月份,财政部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实行收入任务“一天一调度”、重点税源“一笔一督导”,积极推动土地挂牌出让和土地出让收入入库,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据收入快报,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地方本级税收入库8.8亿元,同比增长7.23%,非税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6.78%,非税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9.85%,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控制在30%以内。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54亿元,同口径增长6.1%。

发展为要,争资争项成效显著。主动对接国家“两个一万亿”的积极财政政策,全年共争取到位上级资金58.59亿元,同比增长14.26%,极大缓解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抗疫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疫情发生以来,采取税费减免、贷款担保、专项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减免各类税费1.18亿元,为500户个人及中小微企业的1.1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兑现贴息资金597万元。与湖南农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9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1.1亿元。通过“助保贷”平台为4家小微企业贷款2300万元,财鑫担保累计为全县7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5亿元。

实字托底,三保支出保障有力。积极应对疫情减收增支影响,千方百计弥补收支缺口,保障了工资足额发放、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基本民生支出的需要。所有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支出,所有县委、县政府议定的重大事项资金需求,所有重要资金调度,财政部门都全力以赴保障到位。疫情期间,预算紧急安排抗疫专项资金2100万元,调度支出超过4500万元。村级、社区运转经费分别增长到28.8万元、27.3万元,继续按照8万元/社区、3万元/村的标准,安排惠民项目资金,还保障每个村(社区)疫情防控经费2万元,抗疫一线人员补助资金667万元,镇街公务费平均提高到160万元。干部待遇方面,年终绩效奖励标准人均提高1000元,财政分类保障标准提高到75%,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人均提高15%。全年发放各类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及补贴21项,共计1.84亿元,同比增长14%。

严守底线,三大攻坚全力以赴。继续提高偿债资金的预算规模,确保政府性债券利息支出和3P项目政府付费,通过“六个一批”缓释风险,置换信贷资金9.75亿元,通过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关注类债务转换经营性债务7.78亿元,化解隐性债务2.2亿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县本级安排资金5600万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收官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49户45287人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预算安排1.23亿元,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清四乱、羊湖口码头关闭、生态公益造林、禁渔退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污染防治工作。

细上着力,财政管理规范有效。针对县人大和审计监督指出的问题,财政部门把整改的过程与管理的要求紧密结合,既规范预算程序,又形成有效财力,还降低了财政运行风险。加大存量资金清理,按规定统筹收回各类沉淀资金2.37亿元,规范非税超收安排程序,累计进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资金达到4.1亿元,其中可用财力2亿元。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从财政专户调入一次性非税收入2.28亿元和砂石经营净收益0.6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亿元。通过一般债券安排教育、民政公益性项目,置换财力0.35亿元。清理消化国库应列财政支出的暂付款0.68亿元,进一步提高了财政库款安全性。一年来的深耕细作,财政管理成效显著,澧县作为全省14个单位之一,经省财政厅推荐,进入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名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财政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短板仍然突出,培植支柱财源、骨干税源任重道远;疫情控制形势不容乐观,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减收增支的冲击持续存在;干部绩效保障提标、社保养老金缺口、困难群众救助等刚性支出带来的平衡压力更加趋紧;3P项目支出责任和政府性债券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债务风险防控压力越来越大。加之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缓慢,库款保障系数居高不下,各类矛盾和风险存在集中向财政转移的趋势。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困难,确保财政持续稳健运行。

三、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全力实施扬长补短战略,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支柱财源;坚持科学合理编制收入预算,确保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实现年度收入目标;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三保”支出;坚持讲求绩效,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提升预算管理绩效;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阳光理财,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初步安排是: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09418万元,比2020年完成数198470万元增长5.5%。其中税务部门按2020年完成数164343万元增长6%,总额174203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3627万元);财政部门安排35215万元。税收总额170576万元,税收占比81.45%,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35418万元,比2020年完成数125387万元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96577万元,较上年增长9.8%,非税收入38842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3627万元),较上年增长3.8%,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8.68%,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

非税收入中,国资净收入安排3000万元;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3627万元;水利建设资金安排8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安排800万元;“两违”处罚收入安排200万元;泰格林纸收入260万元;国库存款利息500万元等。

2021年上级补助收入预计402666万元,其中专项性质转移支付预计272577万元,可支配的财力性转移支付预计130089万元。可支配财力主要项目是:返还性收入1980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52010万元、重点库区转移支付620万元、调资转移支付1116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0043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18007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3337万元、产粮大县奖励2813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1410万元、其他补助7882万元、预计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3000万元。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16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500万元,从财政专户调入资金20000万元。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000万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418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02666万元,加上年结余结转30675万元,加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16000万元,加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500万元,加从财政专户调入资金20000万元,加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000万元,收入总计642259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03683万元,上解支出790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预计30675万元,支出总计64225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5)。

综上所述,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可支配财力31653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可支配财力112942万元(税收收入96577万元、非税收入中财力163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中可支配财力130089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16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500万元,从财政专户调入资金2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000万元。

2021年支出安排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运转经费保障水平,控制部门专项,调整公共专项,一般公共预算可支配财力31.6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76亿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保工资保运转方面安排19.67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亿元。一是人员经费保障安排17.8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98亿元。其中部门预算基本工资53900万元,津补贴及绩效工资34973万元,各种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21765万元,住房公积金9887万元,另外安排工资增长及政策性补贴25250万元,其中包括2020年绩效奖励2000万元;2021年综治考核奖励资金5500万元、退出干部待遇落实550万元、乡镇工作补贴5600万元(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增加3100万元)、工资微调1020万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500万元、年终绩效奖励资金10080万元(一类标准提高到15000元,并且全额保障)。职业年金记实资金2910万元,公安局协辅警经费523万元,退休教师优异待遇补助资金46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缺口补助23000万元,增加3000万元;离休干部离休费218万元,离休干部医疗费250万元,“一村一辅警”人员经费300万元,警察值勤津贴448万元,警察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补助329万元,特岗教师人员经费1128万元等。二是基本运转经费安排1.8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04亿元。其中县直各单位基本运转和专项工作经费11291万元,镇街公务费补助3420万元,增加380万元,镇街平均达到180万元,比上年平均增加2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08万元(含车辆购置经费),增加208万元;公车改革补助3800万元等。

2.社会民生保障方面安排1.9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18亿元。其中一次性抚恤、丧葬费、遗属生活补助2300万元,增加490万元;民政事业支出2527万元,增加130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800万元,增加100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20万元,增加318万元;军转干部增发生活困难补助资金402万元,增加28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配套资金1414万元,增加7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县级配套资金360万元,增加3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非低保人员参加医保补助经费800万元,增加286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配套资金2135万元,调减10万元;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经费74万元,调减23万元;下岗职工续保财政补贴资金1841万元,调减235万元;继续安排企业养老保险县级配套450万元,疫情防控专项经费200万元,预防性健康体检、卫生检测专项资金100万元,优抚对象医疗经费574万元,城镇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奖励资金624万元,计生家庭奖励特别扶助资金737万元,农村家庭奖励扶助资金260万元,计划生育特扶对象关爱行动补助资金132万元,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81万元,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经费38万元,“两癌”免费普查经费176万元,血防项目县级配套经费133万元,各项优抚资金700万元等。

3.产业发展及债务防控方面安排1.5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01亿元。其中偿债资金11000万元(另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4.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争资争项奖励资金500万元,工业发展、产业扶持及项目建设经费3000万元,创新性县建设专项资金120万元,招商经费300万元,三产业引导资金140万元,城头山遗址公园文物保护经费2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等。

4.乡村振兴及扶贫方面安排2.6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27亿元。其中村(社区)运转经费9735万元,增加912万元,村平32万元,社区每个31万元,村(社区)比上年平均增加3万元;水利转移支付资金2700万元,增加100万元;农业保险保费县级配套资金760万元,增加360万元;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000万元,增加900万元;交通建设资金1308万元,增加108万元;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财政兜底资金1300万元,增加200万元;新增安排农村改厕专项资金500万元,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体系建设资金300万元。继续安排精准扶贫及上级扶贫配套资金3000万元(含农村安全饮水专项资金50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县级配套资金400万元),村(社区)惠民项目资金1338万元(每个社区8万元,每个村3万元);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及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800万元,农业生产及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农业巨灾保险县级配套资金277万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资金242万元,防汛经费250万元,水利工程维护费196万元,大堤维护费364万元,交通执法经费113万元,公路治超运行经费100万元,送电影下乡经费88万元等。

5.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方面安排0.5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11亿元。其中河长制专项经费390万元,调减62万元;耕地开垦费支出3000万元,增加1500万元;继续安排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500万元,垃圾发电厂垃圾处理费1165万元,垃圾处理厂运转经费150万元等。

6.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安排3.0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46亿元。其中城市管理与提质资金5000万元,增加3000万元(城区路网及河湖连通运维费);供销综合改革专项资金150万元,增加100万元;维稳经费330万元,增加50万元;“两违”处罚收入安排的支出200万元,调减100万元;中职免学费102万元,调减33万元;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121万元,调减20万元;新增安排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维稳经费947万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人口普查经费300万元,电子政务内网横向接入专项资金127万元,学校专职安保经费400万元,图书更新、餐桌椅配置经费和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点运转经费300万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经费39万元。继续安排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专项资金2000万元,教育危改资金500万元,师训及各项考务经费612万元,校车运营经费20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35万元,教师奖励基金300万元,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资金50万元,育才实验学校运转经费105万元,人防指挥中心建设资金510万元,购买施工图审查服务及项目招标公告经费300万元,市场中心经费404万元,房管经费补助102万元,白蚁防治专项资金60万元,消防大队运转经费377万元,流动人口管理经费135万元,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经费130万元,“雪亮村庄”工程网络租赁及设备维护费90万元,扫黑除恶专项经费80万元,“两新”组织党建经费128万元,红网澧县手机报订阅经费128万元,省市新闻媒体战略合作经费138万元,办税服务厅专项经费108万元,国防支出210万元,派出所建设资金110万元,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579万元,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经费100万元,文化强县专项资金55万元,镇政府维修资金210万元,税征经费及社保基金征缴经费2700万元,投资评审购买中介服务经费485万元,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决算审计购买社会中介服务经费250万元,人才引进专项经费200万元,驾考中心运营经费154万元等。预备费5000万元,增加1000万元。

7.预留收回存量资金安排支出9607万元,增加607万元;新增非税超收安排的支出5706万元。

8.上解支出0.79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0.1亿元。其中原体制上解支出293万元,检法上收上解2600万元,其他专项上解支出4464万元,粮食风险基金上解53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85385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18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18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计7091万元。上年结转6314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98790万元。

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支出185385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925万元。其中用于征地拆迁补偿74012万元,增加32012万元;土地开发及报批规费等支出15988万元,调减25012万元;园区产业发展资金10000万元,调减443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15000万元,增加5000万元;偿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及PPP项目财承资金44817万元,增加3788万元,老失地农民丧抚费253万元,增加11万元;污泥处理服务费200万元,调减25万元;下岗职工、商物两办及涉军人员养老保险财政补贴2974万元,增加1131万元;污水处理服务费1200万元,增加100万元;调出资金16000万元,增加10000万元。继续安排商物两办改制企业职工及涉军人员生活安置费984万元,改制企业人员医保政府兜底资金452万元,路灯电费735万元,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维护使用费420万元,城市维护费1200万元,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资金1000万元,市政设施配套费征缴经费50万元,上解支出1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314万元,上级专项支出709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9879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6)。

(三)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2020年结余104376万元;2021年预算总收入173079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74645万元,利息收入88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96252万元,其他收入37万元,转移收入1257万元;全年预算总支出164367万元,本年收支结余8712万元,滚存结余113088万元(详见附表7)。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40万元,其中股利、股息收入12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20万元,上年结转7万元,收入总计1747万元。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20万元,调出资金15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万元,支出总计174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8)。

四、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

广辟财源,增加可用财力。预期目标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其中税收增速9.8%。既要开辟新的税费源增长点,更要确保可用财力有效增加。一是挖掘税收潜力。加大对商业门面税收管理,开展门面转让、租赁的价格评估,重点打击阴阳合同,减少“跑冒滴漏”。对已网签的商品房同步征收契税,提升税收入库的及时性。加快专项资金和专项债券支出进度,确保尽快形成是实物工作量和实际消费量,促进税收转化,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税收征管台账,加大跟踪调度。二是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对国有资产清理和处置力度,增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一般公共预算的财力支撑。三是管好砂石收益。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基本管理要求,加强对砂石收益资金流管理,确保政府财力目标圆满完成。四是整合非税收入。深入开展非税收入征管调研,建立非税收入计划安排、超收返还、成本核算、征管激励、财力整合的良性管理机制,所有超收的非税收入,一律先进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下年度预算统筹安排。五是做实土地收入。继续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快土地挂牌出让和尾欠催收,力争预期收入目标实现。六是大力对上争资。摸清上级政策投向和扶持重点,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努力争取更多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支持。

强化预算,提升保障能力。一是突出优先保障“三保”。安排工资、运转、基本民生方面资金21.58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6亿元。乡镇工作补贴增加安排2500万元,补贴标准逐步达到20%,年终绩效奖励标准普遍提高2000元,财政保障水平提高到100%。二是突出保障债务风险防控。安排偿债资金5.6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性债券利息支出和3P项目政府付费。三是突出保障基层基础。镇街公务费在去年平均增加3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平均增加20万元,平均达到180万元;村(社区)运转经费在去年平均增加2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平均增加3万元。四是突出支持产业发展。安排园区产业发展资金10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15000万元,产业扶持及项目建设经费3000万元,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000万元,农业生产及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

量入为出,增强资金绩效。将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从紧安排预算支出,从严控制支出规模。一是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精简和规范培训、节会活动。二是杜绝“三保”风险。坚持“三保”优先,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再有序安排好政府性债务利息、消化应列财政支出的暂付款、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民生实事等重点支出。新增的刚性支出先从上级资金中整合解决,再从本级已安排的同类型资金中解决。三是推行零基预算。探索改变项目预算“基数加增长”的固定模式,加大对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资金需求的紧迫性审查,分析财力保障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预算支出项目和数额。四是统筹财力需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防止民生政策过度承诺。重大项目尽量争取上级债券安排,一般债券中优先安排教育、交通等纯公益性项目,尽可能的置换财力。可暂缓实施的项目资金,及时缴回财政。可统筹、整合的预算资金,及时调整支出用途。五是硬化预算约束。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要降低支出预算调整期望值,除应急救灾等支出外,少开新的支出口子,原则上不随意追加支出预算。加大存量资金清理,按规定统筹收回各类沉淀结余结转资金。六是全面绩效管理。进一步丰富评价手段、扩大评价范围、强化结果运用、提升评价权威,为项目预算增减变化提供充足的依据。

严控风险,规范财政运行。时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杠起风险防范的政治责任。一是细化风险防控应对措施。针对当前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的巨大压力,进一步摸清债务底子、债务结构,各类债务的边界、排查风险隐患,针对不同的风险点建立预警机制、制定防控预案和应对策略,防范平台公司资金断链风险,坚决杜绝突破债务风险防控“底线”和“红线”的情形发生。二是降低国库库款运行风险。要通过安排偿债资金,压缩征拆成本,逐步消化应由财力承担的国库对外借款,在不新增国库对外借款的前提下,大力清理催收历年往来款项,确保库款保障系数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力争重点考核争先进位。高度重视各级巡察、审计、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及时堵塞漏洞,构建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良性机制。把真抓实干奖励激励、省财政日常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评价等指标要求,细化到财政工作方方面面,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奠基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基期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财政部门将继续紧跟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政协建议,努力开源节流、挖潜增效、防患控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有力的举措,为谱写“再造澧县辉煌”的宏伟篇章贡献出坚实的财政力量!

  第二部分  2021年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附件:2021年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第三部分  2021年澧县预算公开附表

 附件:  2021年澧县预算公开附表

      2021年澧县“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情况

      政府预算“三公”经费表

  第四部分   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公开表

  附件: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公开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湘易办
  • 政府领导
  • 网上信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