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登录|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归档时间:
已归档

关于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15-07-17 00: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2015年6月26日在澧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澧县财政局局长  游  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4年度县级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4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财税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考验,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201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6949 万元,同比增长    10 %。其中地方本级收入 89842 万元,同比增长 7.44 %;上划中央收入23627万元,同比增长 4.64 %;上划省级收入13480万元,同比增长46.35 %。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30067万元,地税部门完成65334万元,财政部门完成 31548万元。

2014年,地方本级收入完成89842 万元,比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调整数90306万元减少464万元。其中国税超收552万元,地税超收1474万元,非税短收2490万元。

2014年,上级补助收入达到246746 万元,由三部分组成:①返还性收入7937万元;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4320万元;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4489万元。

2014年上级补助收入比预算调整数244968万元增加1778 万元。其中:①返还性收入增加400万元,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省与县分成政策的调整和增值税、消费税上划中央部分的超收返还。②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财力性补助在预算调整后增加1061万元。③专项性质转移支付增加317万元。前两项财力性补助收入增量合计1461万元,年底平衡预算。专项性质转移支付增量拨付相关单位。

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000万元,与预算调整数相同。

上年结余及结转 51692 万元,与预算调整数相同。

2014年,地方本级收入89842 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46746万元,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000 万元,加上年结余及结转51692万元,财政收入总计395280 万元。

(二)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47486 万元,比上年增加    31316万元,增长 9.9 %。具体到科目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3053 万元、国防支出41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 14526万元、教育支出54110 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07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3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14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256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70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64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670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16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556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523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88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750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51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967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76万元、其他支出2359万元。

公共财政支出数比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调整数338900万元增加8586万元,支出增加部分主要是压缩结余结转规模相应形成的支出。

2014年,上解上级支出2926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减少448万元。

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000万元。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347486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2926万元,加债券还本支出1000万元,财政支出总计351412万元。

(三)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2014年,财政收入总计 395280万元,财政支出总计351412万元,收入减去支出,年终滚存结余4386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支出43838万元,净结余30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一)收支完成情况

2014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515万元,占年初预算6990万元的136.12%,比上年8499万元增长11.95%。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373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40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8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798万元、育林基金收入219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29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493万元、船舶港务费145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收入46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94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903万元、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6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14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007万元。

2014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1414万元,比上年29158万元增长7.74%。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教育支出87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8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32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75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5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41万元、其他支出1721万元。

(二)基金预算的收支平衡情况

2014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51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0077万元,上年结余8031万元,基金收入共计37623万元。基金支出完成31414万元,基金上解支出91万元,基金支出共计31505万元。收入减支出,基金年终滚存结余6118万元,均为结转下年使用支出。

三、2014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特点及成效

1、财政收入稳中有进。2014年,全年入库财政总收入12.69亿元,增长10%,地方本级收入完成8.98亿元,增长7.44%。和往年相比,一是收入增幅理性回归,二是收入质量有效提升,三是收入结构日趋优化。为了达到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财政收入增幅,在预算调整时,及时将财政总收入增幅从年初的15%下调到了10%,与上年相比,国、地、财三家的收入增幅不再像以前一样同幅度增长,增长幅度更趋合理;在收入征管中,坚决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尽可能消除虚肿、挤干水份,通过真金白银的税收入库提升财税收入质量,财政总收入中的税收比重达到74.13%,地方本级收入中的税收比重达到63.44%,比上年决算数分别增长了5.51%和6.75%,是近5年来提升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县本级收入中,坚决杜绝虚增非税收入行为,非税收入同比下降了9.32%;国税扭转了连续3年的下滑趋势,完成了年初预算的108.68%,同比增长24.99%;地税也延续了高位高增长的良好态势,完成了年初预算的103.03%,同比增长19.62%。财政收入实现了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的结局。

2、财政支出结构优化。2014年,县财政严格按照“一压三保”的基本原则执行预算支出。一是行政成本大力压缩。2014年完成部门基本支出89927万元,仅增长7.23%。特别是“三公经费”大力压缩,完成支出4381万元,同比下降10.75%。二是干部职工待遇稳步提高。2014年全县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绩效工资)人均达24000元,较上年提高了5000元,全年津补贴、绩效工资及离退休生活补助方面支出达4亿多元;住房公积金配套比例也在稳步提高。三是民生民本支出提标有力。公共财政支出347486万元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为248670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71.56%,民生民本支出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特别是各类社保医疗标准相继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成功启动,为1804人次重大疾病患者支付大病保险1349万元。四是重点项目支出保障到位。2014年完成项目支出257559万元,比上年增加25250万元,增长10.87%。综合投入1.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706套、改造农村危房900户。预算城市管理与提质专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城市街道整治与美化提质工程。继续安排1000万元支持人民医院建设。调度资金9500万元,全力保障滟州澧水大桥顺利通车。财政投入3145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集中连村建设试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等农村综合改革项目381个,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3、财政改革推进有序。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加大推进力度,各项财政改革呈现出加速、提质、增效的显著特点。一是预算信息公开纵深推进。包括“四大家”在内的75家部门预算单位通过网站公开了本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与上年度相比,公开的预算单位增加了42家,2015年所有部门预算单位已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财政部门按要求同步公开了本年度的总预算和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公务卡改革全面铺开。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各单位“一把手”的公务卡改革推进会,财政部门按照会议决策部署,通过辅导培训、电视宣传、业务控制、通报督促等多项措施,加快了公务卡改革的节奏,全县168家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纳入了公务卡改革强制结算范围,截止2014年底,全县公务卡持卡量达到3057张,全年刷卡消费累计达到2218万元,现金使用额度同比下降了471%,从源头遏制腐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公务支出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三是政府购买服务先行先试。单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专项,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先后选取了县城环卫“三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污水处理服务、公安局协辅警经费等项目进行试点,直接拨付资金3375万元,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4、财政管理效果明显。一是预算管理更严更细。2014年实际压缩部门专项1583万元,压缩比例达到29.3%。对13个政府确定的重大专项资金预算进行了整合和细化,所有重大专项中的预备费严格控制在10%以内,对安排重点不突出、预算细化不具体、资金整合不到位的项目资金不予批准执行。二是厉行节约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要求,出台了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经费管理办法,有效强化了支出监管,“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了471万元,下降了10.75%,很好地落实了公务接待只减不增的纪律要求。三是资金效益有效提高。2014年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5.2亿元,同比增长22%,节约资金5562万元,节约率9.66%。财政投资评审完成工程项目554个,评审资金21.14亿元,审减资金4.44亿元,审减率21.05%。采取“一核、二停、三追”的措施,配合组织、人社、编制等部门开展 “吃空饷”、“在编不在岗”和“清退临时工”三个专项治理。在核对人员工资信息的基础上,对25名“吃空饷”人员停发了工资,追缴了违规资金100多万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以认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适应新常态、善于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敢于新突破为精神指引,在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紧扣县委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把各项财税改革工作引向深入,为不断开创“拼搏创新业,建设新澧州”的事业添砖加瓦,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湘易办
  • 政府领导
  • 网上信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