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2015年财政总决算公开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全县辖4个街道办事处和30个乡镇,现有人口9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5万人;全县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1.1万亩,人均1.2亩;2015年末财政供养人口25014人;全县GDP总额为2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7亿元,增长10.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2.3亿元、104.1亿元、122.1亿元。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地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减税清费的政策考验,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基调,把握“拼搏创新业、建设新澧州”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两个转型”和“三化”进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收入“三量齐升”,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目标,为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5年财政总决算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本着“完整、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全面核实各项收支,顺利完成汇编工作,情况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5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819万元,占年初预算141175万元的101.16%,较上年126949万元增加15870万元,增长12.5%。其中完成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7568万元(税收收入60646万元、非税收入36922万元),占年初预算100173万元的97.4%,较上年89842万元增加7726万元,增长8.6%;上划中央税收33145万元(增值税15455万元、消费税1370万元、所得税16320万元),占年初预算26342万元的125.83%,较上年23627万元增加9518万元,增长40.28%;上划省级税收12106万元(增值税1822万元、营业税6469万元、所得税3264万元、资源税325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26万元),占年初预算14660万元的82.58%,较上年13480万元增加-1374万元,增长-10.19%。在财政总收入142819万元中,国税部门完成30078万元,地税部门完成78832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3909万元。收入完成情况同口径比较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4年决算数 |
2015年决算数 |
增长额 |
增长比例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26949 |
142819 |
15870 |
12.50% |
1、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
89842 |
97568 |
7726 |
8.60% |
① 税收 |
57000 |
60646 |
3646 |
6.40% |
国税 |
6912 |
7137 |
225 |
3.26% |
地税 |
50088 |
53509 |
3421 |
6.83% |
② 非税 |
32842 |
36922 |
4080 |
12.42% |
2、上划中央收入 |
23627 |
33145 |
9518 |
40.28% |
① 增值税 |
14987 |
15455 |
468 |
3.12% |
② 消费税 |
1226 |
1370 |
144 |
11.75% |
③ 所得税 |
7414 |
16320 |
8906 |
120.12% |
3、上划省级收入 |
13480 |
12106 |
-1374 |
-10.19% |
① 增值税 |
1613 |
1822 |
209 |
12.96% |
② 营业税 |
10018 |
6469 |
-3549 |
-35.43% |
③ 所得税 |
1482 |
3264 |
1782 |
120.24% |
④ 资源税 |
159 |
325 |
166 |
104.40% |
⑤ 城镇土地使用税 |
208 |
226 |
18 |
8.65% |
2015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74万元,占调整预算442797万元的92.5%,与上年同期支出完成进度88.79%比较提高了3.71个百分点,支出绝对额比上年347486万元增加62088万元,增长17.87%。各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
2014年决算数 |
2015年决算数 |
增长额 |
增长比例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347486 |
409574 |
62088 |
17.87% |
一、一般公共服务 |
33053 |
34512 |
1459 |
4.41% |
二、外交 |
|
|
|
|
三、国防 |
418 |
684 |
266 |
63.64% |
四、公共安全 |
14526 |
14532 |
6 |
0.04% |
五、教育 |
54110 |
54121 |
11 |
0.02% |
六、科学技术 |
2073 |
2075 |
2 |
0.10% |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 |
12388 |
14722 |
2334 |
18.84% |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 |
52140 |
71710 |
19570 |
37.53% |
九、医疗卫生 |
52560 |
56084 |
3524 |
6.70% |
十、节能环保 |
5709 |
7272 |
1563 |
27.38% |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 |
11643 |
11648 |
5 |
0.04% |
十二、农林水事务 |
66704 |
79969 |
13265 |
19.89% |
十三、交通运输 |
9165 |
9868 |
703 |
7.67% |
十四、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5565 |
7280 |
1715 |
30.82% |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3523 |
2344 |
-1179 |
-33.47% |
十六、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 |
188 |
131 |
-57 |
-30.325% |
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
|
|
|
|
十八、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
7506 |
4788 |
-2718 |
-36.21% |
十九、住房保障支出 |
11513 |
31138 |
19625 |
170.46% |
二十、粮油物资储备事务 |
1967 |
1563 |
-404 |
-20.54% |
二十一、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
376 |
629 |
253 |
67.29% |
二十二、其他支出 |
2359 |
4504 |
2145 |
90.93% |
2、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5年,全县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756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8695万元(①返还性收入7966万元,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348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570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527万元、其他税收返还收入2389万元;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8143万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39468万元、革命老区及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68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5653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276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0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1235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9308万元、基本养老金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2578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2889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3007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4189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304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22703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90万元;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258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5971万元;上年结余43868万元,收入总计486102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7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14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0150万元,支出总计452869万元。收入减去支出,年终结余33233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03万元,占年初预算5230万元的135.81%,比上年9515万元增长-25.35%。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船舶港务费、地方教育附加等6项原基金收入在2015年转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96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2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866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收入5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213万元、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31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274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33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69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867万元。另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09万元。
2015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620万元,比上年31414万元增长-27.99%。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8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40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9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12万元、其他支出6323万元。
2015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0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535万元,上年结余6118万元,基金收入总计23756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2620万元,基金上解上级支出3万元,基金支出总计22623万元。收入减支出,基金年终结余1133万元,均为结转下年支出。
4、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18342万元,比上年91741万元增长29.00%。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90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129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948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708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53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3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10万元。
2015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22554万元,比上年93168万元增长31.54%。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98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61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834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6373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41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45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05万元。
2015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1834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4万元,上年结余83102万元,基金收入总计201538万元。完成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22554万元,基金上解上级支出267万元,基金支出总计122821万元。收入减支出,基金年终结余78717万元。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5万元,均为其他支出项目,当年收支平衡。
6、存量资金盘活与消化情况
2015年,结转下年使用支出34356万元,比上年49986万元减少15630万元,减少31.2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使用支出33223万元,比上年43868万元减少10645万元,减少24.27%;基金预算结转下年使用支出1133万元,比上年6118万元减少4985万元,减少81.48%。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压缩目标15%。年末借出款项余额9872万元(不含市财政局在年终结算时代扣企业逾期贷款后增加的暂付款2480万元),比上年14092万元减少4220万元,减少了30%,也达到省厅下达的压缩目标。
二、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1、收入总量稳中有进,收入增幅前高后低
2015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819万元,增长12.5%;完成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7568万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突破14亿元大关,本级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接近10亿元,收入总量稳中有进,居全市第4名;收入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分别以12.5%和8.6%的增幅稳步增长,增幅居全市第2名。综合排名仍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基本实现了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1114”财政收入目标。但是,纵观全年收入入库进度,收入增幅呈现前高后低趋势,1至4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32.04%、10.27%、14.7%、12.5%,一季度,由于非正常非税收入增长过快,地税收入过渡户取消等原因,收入增幅惊人,达到32.04%,后3个季度增幅在12%左右,收入入库不均衡。
2、收入结构变化明显,工业税收贡献突出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其中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6%,上划中央收入增长40.28%,上划省级收入增长-10.19%。县本级收入增幅低于上划中央收入31.68个百分点,各级次收入增幅不均衡,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本级财力影响较大。2015年,与工业企业相关联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贡献突出,全县上述两税共完成41616万元,增长34.1%,增幅比上年8.9%高25.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4.59%)19.5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增值税22744万元,增长6.08%,增幅比上年-0.07%高6.15个百分点;完成企业所得税18872万元,增长96.75%,增幅比上年77.3%高19.45个百分点。两项税收收入占到税收总额的39.3%,结构占比与上年相比提高了6.32个百分点,“工业强县”的战略意图正逐步显现。
3、支出进度大幅加快,支出结构优化合理
2015年,财政部门按照省厅部署,采取积极盘活和消化存量资金、强化与预算单位沟通联系、实行月拨付进度排名通报、落实“拨款提速”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支付进度,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7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2.5%,支出进度比上年88.79%提高了3.71个百分点,增长17.87%,增幅比上年9.9%提高7.97个百分点,支出进度的加快为各项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15年,我们严格按照“三保一压”的基本原则执行预算支出,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民本支出合计304670万元,占支出总额的74.39%,民生民本支出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8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722万元,人均达到160元,增长18.84%。部门基本支出120461万元,人均4.82万元,人均基本支出比上年增加6600元,“三公经费”支出3609万元,同比增长-7.7%,在提高民生民本支出、提高干部职工待遇的同时,大力压缩行政成本,特别是“三公经费”得到大幅度压缩。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年调度项目建设资金29600万元支持城头山遗址公园、标准厂房二期、东星家具广场、萌恒辅料等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有投融资建设公司改革,支持融资平台转型。向常德财鑫担保公司增加托管资金1000万元,在保余额达56100万元,整合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进小微企业“助保贷”工作,极大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4、债务风险防控得当,债务压力逐步缓解
2015年,对全县存量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甄别,严格举债审批程序,严控新增债务,全年仅新增债务4.78亿元,比上年减少42.62%,减少债务5.98亿元,增减相抵净减少债务1.2亿元,期末债务总额为27.79亿元。同时,争取省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计划38200万元,最大限度地用债券资金置换债务,减轻重大项目还本付息压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2015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加之国家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我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7568万元,增长8.6 %,增幅在近5年来首次低于10%,特别是税收增长仅为6.4%,财力增长有限。但是,工资调整、社保改革、偿还到期债务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74万元,增长17.87%,收支矛盾呈加剧态势。因此,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壮大财政收入。一是锁定“工业强县”目标,大力培植财源。以实体经济为抓手,积极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全力支持一批亿元企业和纳税过千万的企业;二是做实融资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做实县内6家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入优良资产,完善管理体制,扩大融资能力和规模,形成带动效应;另外,充分利用常德市财鑫担保公司澧县分公司的融资功能,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2、收入质量亟待提高
201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81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05897万元,税收占比74.15%,比上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756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60646万元,税收占比62.16%,比上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未得以改观。从横向来看,我县收入质量与本市其他区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乡、临澧、石门、津市、汉寿等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税收占比分别为92.12%、86.89%、82.47%、82.04%、81.73%,均在80%以上,比我县分别高17.97%、12.74%、8.32%、7.89%、7.58%。从纵向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占比较上年下降了1.28%。所以,我们必须要狠抓税收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一是优化税收结构。大力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促进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收进一步壮大;认真研究“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做好收入应对准备,寻求新的替代税源,逐步淡化与房地产及建筑业相关联的税收,特别是应加强本级所得税源的培植。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尽早下达财税收入计划,强化收入责任,动员征收力量,挖潜征管方式,精准调度均衡入库。
附件:澧县2015年财政总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