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登录|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归档时间:
已归档

【重点民生】2016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情况公示

2016-11-25 00: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035人,涉及全县15个镇、4个街道、270个村(居)。2014年脱贫8346人,2015年脱贫15002人,还有11876户、31687人未脱贫。

全县新识别贫困村46个,其中有12个贫困村已由县级领导驻村帮扶3年(2013-2015年),2015年底经市扶贫办考核验收,认定12个贫困村脱贫。目前,我县新一轮驻村帮扶贫困村34个,其中市级领导点村3个,县级领导点村31个。

一、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2016年省扶贫办确定我县减贫目标任务7465人,到目前为止,预计能如期脱贫,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情况。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扶贫工作会,及时贯彻落实了上级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二是加大扶贫督查考核力度。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6月份和10月份组织了两次专项督查,今年,县里已将扶贫工作纳入了全县重点工作绩效考核;三是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资金。全县共整合资金9300多万元实施精准扶贫;四是县本级财政投入情况。按照面上县农业人口6元/人的标准,共投入471万元;五是脱贫攻坚办公室全覆盖。全县19个镇(街)都设有专门的脱贫攻坚办公室。

    2、减贫任务落实。今年年初计划脱贫人口7465人,现在预计脱贫人口为9500人,现已将有关申请提交省扶贫办。一是层层签订减贫责任书。县政府分别与19个镇、街道签订了减贫责任书,各镇、街道与所辖村(居)负责人签订了减贫责任书,将减贫工作定责到人;二是分解落实减贫任务。各镇、街道根据各村(居)的实际情况,将减贫任务分解到村(居),村(居)贫困人口按“五个一批”类别已将减贫指标落实到户到人。

3、驻村帮扶。一是贫困村驻村帮扶。31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根据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澧县县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下发了《2016-2018年县委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名单》、《澧县驻村帮扶工作业务指南》、《澧县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知识问答》;二是300人以上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合村后新产生的17个300以上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以镇(街)为主派驻了帮扶工作队,帮扶工作队参照县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三是贫困村投入情况。贫困村贫困人口人均投入达到1万元以上。

4、结对帮扶。一是“一对一”结对。贫困村之外的贫困户由各镇、街道安排机关干部、站办所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企业或经营大户与其实行一对一帮扶;二是强化结对责任。结合“一进二访”、“两学一做”等活动,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完整的《户情登记本》、有一个结对帮扶责任人、有一个确实可行的脱贫对策,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三是做好帮扶记录。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连心牌、填写并发放了扶贫手册,帮扶干部将结对帮扶连心卡随身携带。

5、挂图作战。7月14日,县里召开了各镇(街)分管负责人、扶贫专干专题会议,布置挂图作战和档案管理工作。8月10日,19个镇(街)均完成了挂图工作;9月6日针对市办挂图作战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布置了贫困村加挂两张图、加强档案管理的通知。截止10月底,县、镇、村三级的挂图工作已全面完成,各级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已完成阶段性任务。

6、易地扶贫搬迁。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504户、1483人。根据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度预安排计划的通知》(湘发改西开[2016]48号)文件精神,我县2016年没有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计划。7月份,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成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并落实了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平台。

7、农村危房改造。2016年年初,省下达我县第一批指标600户,第二批指标1000户,经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将2015、2016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以户均2万元的标准换成471户指标用于农村土坯房改造,所以今年全县任务总数为2071户。截止10月底,第一批指标600户已完成待验收,第二批任务和土坏房任务正有力有序推进,有50%已开工建设,少部分危改户提前建设已竣工,预计土坯房任务可在11月底全部完成,第二批指标任务12月底前竣工80%以上。

8、金融扶贫我县自5月份正式启动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先后召开了政府专题会议,成立了金融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出台了《澧县金融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全额落实了风险补偿金,实施了贫困农户和经济组织贷款需求摸底,开展了贫困农户的评级授信。贫困农户全面评级授信,参评农户20045户,参评率达100%,有效授信户12417户,有效授信率达61.98%。全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性任务6400万元,截止11月底,已投放4196.09万元,涉及贫困农户876户,已还贷款50万元

9、六件扶贫实事。年初制订了年度六件实事建设计划,并将计划建设项目分解到镇到村。一是电力建设。到2017年底全县所有46个贫困村将全面完成电网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26个村电网改造;二是交通设施。目前已经完成42个贫困村村级主干道硬化,力争2018年所有贫困村村内主干道全面硬化;三是农田水利。5年内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要基本配套,现正在按计划实施;四是信息网络。目前已经实现46个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五是村级活动场所。按照“一部两中心三室一场”的标准,46个村级活动场所已经建成,2017年将全面完成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配套建设;六是发展集体经济。今年,贫困村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后盾单位的帮助下,通过发展产业,确保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上。力争2017年达到2万元以上,2018年达到4万元以上。

10、五个精准到户。一是开展贫困技能培训。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今年培训5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750人,2016年共有125名贫困“两后生”参加了技能培训,其中35名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两后生”技能培训;二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转移贫困劳动力2213人;三是兜底保障。经县民政局审核,符合社会保障兜底认定的对象4673人。经县扶贫移民开发局比对,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33人;四是医疗救助。大力开展贫困户因病返贫摸底调查,得到新农合救助贫困人口2620人,报销比例提高10%,其中得到大病救助贫困人口27人,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五是教育助学。完成1760人贫困生资助任务,其中义务教育1632人,落实贫困学生高中阶段免学杂费89人,特困生“点燃希望”教育助学40人。

11、2015年度脱贫达标村“回头看”。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湘办[2016]31号)文件精神,我县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认脱贫的12个村,经过“回头看”工作,均达到脱贫标准并严格按照程序脱贫。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万元以上;二是贫困发生率达到了2%以内,超过2%的未脱贫人口已经纳入了2016年预脱贫人口;三是村级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电力改造、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任务均全面完成;四是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到了3100元以上;五是每村都有一个以上的特色扶贫产业。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出台了全县精准扶贫实施工作方案、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精准扶贫工作考核细则等相关文件,县委书记、县长及其他县级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具体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2、强化三主意识。一是强化镇(街)主体责任意识。强化各镇(街)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本区域内驻村帮扶工作的联络协调,进一步加大面上贫困人口结对帮扶的工作力度。设立脱贫攻坚办公室,落实专项扶贫工作经费,由党委副书记兼任脱贫攻坚办公室主任,明确1-2名扶贫专干;二是强化后盾单位主力军意识。各贫困村驻村帮扶的各后盾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制定帮扶计划后,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计划实现;三是强化贫困户主人翁意识。要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贫困对象自谋发展、自力更生的积极性,并对有需求的对象实施技能培训,让其主动谋划、主动发展、主动脱贫,坚决杜绝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的思想。

3、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做到31个贫困村内的贫困户实行县直领导、干部职工与其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贫困村之外的贫困户由各镇、街道办事处安排机关干部、站办所工作人员、党员、企业和经营大户与其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全县未脱贫的11876户31687人一户一结对,一户一卡,一户一策,落实措施,如期脱贫;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各镇(街)要将县扶贫办下发的《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宣传漫画全部下发至各村,并张贴在村级要道等醒目位置,在交通要道、边界等醒目位置竖立大型长期固定的宣传标语或广告牌;三是加大干部问责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和<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扶贫开发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湘办[2016]30号)精神,县里出台了相应考核办法,对当年未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实行“三不”即不评优、不提拔、不调动,对相关后盾单位责任人也要予以严肃问责。每个季度,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四部门牵头对全县扶贫工作开展全面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并通报全县。

4、加强培训指导。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培训工作会,4月1日,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全县精准扶贫培训班。镇、街道分管扶贫工作负责人、扶贫专干、31个贫困村工作队队长、副队长(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扶贫办全体工作人员150人参会。县委常委、副县长冯文元在会上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从“科学制定脱贫规划、抓好五个精准到户、抓好六件实事、 抓好村风民风、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与会人员还系统学习了金融扶贫、雨露计划、危房改造等扶贫相关政策。7月14日,针对挂图作战、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特别是贫困户“一户一档”的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10月14日,召开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金贤松、副县长赵长津对金融扶贫等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

5、加强产业扶持。以精准扶贫为载体,按照“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基础先行、产业攻坚、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的总体思路,遵循全县“北茶果、南葡萄、东边鱼虾闹”的特种高效种养格局,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产业。我县甘码片区三个镇有贫困人口17374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比率近32%;有贫困村31个,占全县67%。借助太青“双上绿芽”茶叶的影响力,2015年全县在甘码片区新扩茶叶面积7000多亩。2018年将实现该片区贫困人口人均一亩茶园、一亩茶园年收入4000元的目标。2015年,洪湖区、平原区按照宜果则果、宜养则养的模式新扩葡萄5000亩、花卉苗木10000亩、苹果柚5000亩、对虾养殖12000亩,惠及该区60%以上的贫困人口。根据我们了解掌握的情况,今年,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扩大规模,确保每个贫困户增收受益、达到“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实现稳定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湘易办
  • 政府领导
  • 网上信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