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农业农村局对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回复
澧农建复〔2022〕24号A类
谢圣忠、汤健、皮坤宁、滕如铁、熊俊涛、陆晓春、余习界等7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受污染耕地镉低累积品种应用和土壤酸化治理工作力度的建议》已收悉。回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一是强化组织管理。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生态环境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农村局等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每年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列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纳入镇街绩效目标考核。二是全面澄清底子。在中科院亚热带所黄道友教授技术团队指导下,农业农村局对照省下达的污染图斑,组织技术力量,到图斑,到丘块,到农户,完成了227590.73亩入户调查,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归总整理。三是扎实做好安全利用。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调查结果和我县连续进行的“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开展了以“镉低累积品种应用、优化水分栽培、土壤酸化治理和叶面调控、优化施肥”等综合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利用。四是做好严格管控类耕地管控。我县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区涉及甘溪、码头铺、火连坡、盐井、金罗等5个镇,为确保严格管控区全部退出水稻种植,有效防止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发生,我们制定了“四包一”管控制度,加大严格管控区水稻种植闭环管理和以旱杂粮种植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目前严格管控区已经全部退出水稻种植,非粮化、非农化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二、今年工作部署
今年省下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6.7万亩,我局克服县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省级项目资金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整合相关项目资金510万元用于今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重点推广以下几项技术。一是全面选用镉低累积品种。按照省推荐名录,选择适合澧县的低镉水稻品种,如湘早籼45号,深两优5814,C两优651,Y两优9918,隆两优1988,桃优湘占、湘晚籼13号等。早稻实行全域推进,晚稻和一季稻选择城头山、澧南、澧西、涔南、大堰垱、梦溪等水稻生产重点区域,开展低镉品种连片推广使用试点,面积18750亩,对农户购买的37500公斤杂交中晚稻低镉品种按20元/公斤给予补贴,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完成。二是推行酸化治理。重点围绕城头山、澧南、涔南等水稻产区,针对于pH值在6左右的面积推广生石灰机械化撒施技术2万亩,每亩施用100-150公斤(具体施用数量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目前已完成早稻撒施3813亩,其余的在晚稻收割后撒施完成。三是做好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喷施叶面阻控剂3.0万亩次,在码头铺、甘溪滩、火连坡、王家厂等水源条件较差的安全利用区,推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2万亩,实施秸秆离田3.6万亩次,淹水栽培4.6万亩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先进的安全利用技术,推广适用我县的安全利用模式,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推向健康发展。希望你们今后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2022年7月8日
签 发 人:张元安 联 系 人:李爱国
联系单位:澧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736-32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