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市场服务中心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县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澧县市场服务中心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澧县市场服务中心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0736-3250151。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7年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配备了5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澧县市场服务中心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信息申请受理点),开辟了澧县市场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政府信息查阅室以及政务公开专栏等。截至2017年底,澧县市场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2017年,我单位在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1、成立组织机构。党委书记、主任李爱国任组长,副主任姚大权任副组长。姚大权具体抓落实,办公室吴阳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其他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和各二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主要职责是了解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提出工作建议,结合中心实际,开展政务公开活动并督促检查,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上彻底实行公开。
2、制定工作要点。有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在工作措施上,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成立了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姚大权任组长,办公室、财务科、政工科、后勤科负责人任成员,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中心和二层单位的政务公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汇报。组织实施上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应公开的具体内容,二层单位自觉接受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监督和检查。奖惩制度上,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年终考核中评为优秀的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自评和被考核单位违反规定和单位和个人责令其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对考核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警告性谈话,同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自平和被考核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涉嫌违纪违法的应上交司法机关查处。
3、修订完善各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工程建设制度、岗位考评制度、接待制度等。
4、财务结算、工程结算进行公开。在单位办公楼走廊公布栏上每月公布一次财务结算,工程结算及其它收费项目。
5、岗位责任考核。中心党委研究,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各科室确定考核内容,考核办法由组长带队,每月不定期对各单位及机关考核一次,实行百分制,每月综合得分排名,考核结果与费用和绩效、骨干任用挂钩。
6、各单位财务审计收入,支出和资产情况。严肃财经纪律,澄清中心资产帐务,全面进行了一次审计,主要审计各基层单位财务收支状况、中心已竣工工程账务结算状况、在建工程财务结算及中心系统资产状况。
7、开辟专栏。中心对优秀员工、优秀党员、骨干任用、异动、党费收缴进行了公开公示,党组织进行了公开承诺。各类制度及相关考核评比进行了公布。各单位账务审计情况进行了公布。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底年度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本单位在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进一步扩大了公开范围,涉及财务收支、干部任用、制度完善、工程招标及建设、政策规划、评优评先、机构设置、分工调整、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收费依据、审批流程等等。
本单位2017年度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载体和渠道。增加了电子阅览室、政务查阅室、电子显示屏公示、板报宣传栏公示等等。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件,其中当面申请3件,其他形式申请0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70%是涉及政策规划类信息,30%是涉及收费及服务流程类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3件申请中:
“主动公开范围”3件,占总数的100%,主要涉及政策规划、收费依据及标准等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41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5次,咨询电话接听26次,当面咨询10次,所有咨询均已回复并得到认可。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澧县市场服务中心2017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一)工作人员情况:共有在编干部职工181人,在职153人,退休28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预算与实际支出情况:政务公开事务财政预算2万元,实际支出18675元。
(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务信息公开没有收取费用。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本单位在2017年度进一步拓展了政务公开载体、扩大了公开范围。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尽管我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县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部门公开内容单一,动态类信息多,业务类信息少,公开的信息实用性不强;二是少数部门没有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处理,而是季度检查时突击发布。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措施加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