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澧县财政总决算公开
目 录
第一部分 澧县2022年财政决算分析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六)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及付息情况
(七)绩效管理情况
(八)转移支付情况
(九)“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说明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部分 附件
1、2022年澧县决算公开表格
2、2022年澧县“三公经费”公开表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全县辖4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镇,现有常住人口71.632万人,全县总面积2075.56平方公里, 2022年末财政供养在职人员15733人;全县GDP总额为448.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2.8亿元、146.8亿元、238.4亿元。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措施、历史罕见的极端气候,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全力支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支柱财源,巩固扩大基础财源;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阳光理财,加强预决算信息公开,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更好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财政总决算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本着“完整、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全面核实各项收支,顺利完成汇编工作,情况如下: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431万元(税收收入141366万元、非税收入59065万元),较上年228404万元减少27973万元,下降12.25%。剔除留抵退税因素(留抵退税24442万元)下降1.55%。其中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573万元(税收收入99508万元、非税收入59065万元),较上年154515万元增加4058万元,增长2.63%;上划中央收入41293万元(增值税16445万元、消费税1837万元、所得税23011万元),较上年58865万元减少17572万元,下降29.85%;上划省级收入565万元(增值税-5055万元、所得税4602万元、资源税526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442万元、环境保护税50万元),较上年15024万元减少14459万元,下降96.24%。收入完成情况比较详见下表:
2022年澧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细表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1年决算数 | 2022年决算数 | 增长额 | 增长比例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28404 | 200431 | -27973 | -12.25% |
1、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 154515 | 158573 | 4058 | 2.63% |
① 税收 | 96654 | 99508 | 2854 | 2.95% |
② 非税 | 57861 | 59065 | 1204 | 2.08% |
2、上划中央收入 | 58865 | 41293 | -17572 | -29.85% |
① 增值税 | 34373 | 16445 | -17928 | -52.16% |
② 消费税 | 2348 | 1837 | -511 | -21.76% |
③ 所得税 | 22144 | 23011 | 867 | 3.92% |
3、上划省级收入 | 15024 | 565 | -14459 | -96.24% |
① 增值税 | 9317 | -5055 | -14372 | -154.26% |
② 所得税 | 4429 | 4602 | 173 | 3.91% |
③ 资源税 | 769 | 526 | -243 | 31.60% |
④ 城镇土地使用税 | 438 | 442 | 4 | 0.91% |
⑤ 环境保护税 | 46 | 50 | 4 | 8.70% |
⑥ 其他税收 | 25 | -25 | -100.00% |
2022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755万元,支出绝对额比上年596171万元增加91584万元,增长15.36%。各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2022年澧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 2021年决算数 | 2022年决算数 | 增长额 | 增长比例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596171 | 687755 | 91584 | 15.36% |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40458 | 43958 | 3500 | 8.65% |
二、外交支出 | ||||
三、国防支出 | 190 | 393 | 203 | 106.84% |
四、公共安全支出 | 17057 | 20392 | 3335 | 19.55% |
五、教育支出 | 88639 | 93121 | 4482 | 5.06% |
六、科学技术支出 | 8500 | 13387 | 4887 | 57.49% |
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10560 | 6586 | -3974 | -37.63% |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05540 | 111006 | 5466 | 5.18% |
九、卫生健康支出 | 86706 | 90659 | 3953 | 4.56% |
十、节能环保支出 | 11862 | 10829 | -1033 | -8.71% |
十一、城乡社区支出 | 17827 | 86159 | 68332 | 383.31% |
十二、农林水支出 | 116705 | 132725 | 16020 | 13.73% |
十三、交通运输支出 | 27217 | 16250 | -10967 | -40.29% |
十四、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9523 | 4119 | -5404 | -56.75% |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1192 | 1057 | -135 | -11.33% |
十六、金融支出 | 65 | 36 | -29 | -44.62% |
十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 ||||
十八、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8401 | 7579 | -822 | -9.78% |
十九、住房保障支出 | 20882 | 26102 | 5220 | 25.00% |
二十、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2268 | 3261 | 993 | 43.78% |
二十一、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7274 | 5208 | -2066 | -28.40% |
二十二、其他支出 | 5408 | 4426 | -982 | -18.16% |
二十三、债务付息支出 | 9897 | 10502 | 605 | 6.11% |
二十四、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5857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32309万元(①返还性收入19803万元,包括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570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537万元、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3141万元、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339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11827、其他返还性收入2389万元;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51806万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71527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3126万元、结算补助收入6118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508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0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4803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4749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21631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2289万元、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5345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17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0142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1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5256万元、医疗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9228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5万元 、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4761万元 、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06万元 、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46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23万元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62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1815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2207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10977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37万元;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7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5341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1100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14241万元);调入资金109938万元;上年结余结转8183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161万元,收入总计862161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75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71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4245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还本支出1424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343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114107万元,支出总计862161万元,收支平衡。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200万元,比上年182883万元减少117683万元,下降64.35%。基金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033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792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466万元、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605万元。
2022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500万元,比上年254972万元减少57472万元,下降22.54%。基金支出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6113万元、农林水支出3525万元、其他支出11391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611万元。
2022年,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498万元,上年结余2113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2800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12800万元),基金收入总计208633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500万元,基金上解上级支出95万元,基金调出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11033万元,基金支出总计208633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05288万元,比上年98654万元增加6634万元,增长6.72%。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309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66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520万元。
2022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支出86725万元,比上年81241万元增加5484万元,增长6.75%。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96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124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515万元。
2022年,全县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05288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4934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54072万元、利息收入499万元、转移收入1341万元、其他收入30万元);完成社保基金支出86725万元,当年结余1856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76536万元,滚存结余95099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万元,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支出863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77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3万元。
2022年,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10万元,上年结转8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863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63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六)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及付息情况
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67975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36796万元,专项债务342960万元。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为14814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5341万元,专项债务112800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为1424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4245万元;上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458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15691万元,专项债务230159万元;2022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67974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36787万元,专项债务342959万元。
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2022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48141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27041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4241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128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11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如下:
(1)澧县科创产业园二期项目20000万元;
(2)澧县毛家山集中供水工程5000万元;
(3)澧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14000万元;
(4)澧县第二地表水厂新建工程20000万元;
(5)澧县创新创业园绿色转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00万元;
(6)澧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4000万元;
(7)澧县水库湖泊灌溉枢纽扩建配套设施项目9800万元;
(8)澧县省级高新区综合服务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00万元。
地方政府债务付息情况:2022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付息2011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10502万元,专项债务付息9611万元。
(七)绩效管理情况
1、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以“三全要求”为总基调,扛好主体责任。一是种好目标“责任田”。5月印发了《关于下达2022年度县本级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任务的通知》,涵盖全县132家预算单位249个项目,涉及项目金额27.27亿元,实现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主体责任。二是念好监控“紧箍咒”。严格执行《澧县县本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对绩效目标进行监控,在监控中发现的绩效目标偏离大、实施效果不明显、问题较为突出的项目,一律暂缓拨付资金,并视整改结果,相应压减或取消安排预算。三是用好考核“指挥棒”。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纳入了县委绩效考核,依据年底绩效考核结果,对部分绩效管理不力、预算执行不到位及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为“中”的预算单位予以相应扣分,进一步压实了各预算单位绩效管理责任。
以“多样化、三并行”为助推器,提升评价成效。一方面,延伸绩效评价项目范围,呈现项目选取“多样化”。2022年财政评价项目的选取由单一向多维转变,除选取重点关注的项目外,还从政府专项债、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社保基金项目中分层次均衡选取评价项目,进一步扩大了绩效评价影响力。另一方面,拓展绩效评价途径,试点评价方式“三并行”。2022年在财政评价、单位自评的基础上,首次尝试部门评价方式,选取水利局等三个单位作为部门评价项目试点,各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更加重视,2022年11月中旬,对需新纳入2023年预算的“第五次经济普查”等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评估审减预算资金约266万元。
以“两个问题”为突破口,抓实规范管理。一方面,引进专业力量,解决好“量化”问题。对于2022年的绩效目标,继续通过聘请三方机构的专业人员,逐个单位面对面的辅导督办,将三级指标细化量化至13个以上,绩效目标的填报更加完整、精细,与预算匹配度更高。另一方面,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好“标准化”问题。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对县本级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全流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增强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以“督办、公开”为催化剂,增强绩效意识。一是上门“促”。今年在选定财政评价的项目和单位时,人大全程参与监督,并选定其中8个项目和单位,上门参与三方机构的评价进点、现场调查等工作,促进财政评价过程更高效,内容更完善。二是上心“督”。将今年财政评价中发现的60项个性问题全面反馈至被评价单位,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指导督办,确保已发现的问题在11月30日前整改到位。三是上网“晒”。县直单位所有绩效目标、绩效自评报告、所有第三方评价报告连同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均及时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情况
重大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促进健康素养等14项服务。该专项资金由中央、省、县三级组成,2021年投入资金共计6114.34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5744.9万元,县级资金369.44万元。经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为86.97分,评价结果为“良”。
重点项目: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补齐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精神,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常政办函[2018]74号《关于印发〈常德市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计划实施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项目。我县明确从2019年开始实施,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县级专项资金合计6000万元。2022年,我县对该项目的实施进行绩效评价,经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为83分,评价结果为“良”。
(八)转移支付情况
2022年转移支付收入总额412506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51806万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71527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3126万元、结算补助收入6118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508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0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4803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4749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21631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2289万元、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5345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17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0142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1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5256万元、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9228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5万元 、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4761万元 、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06万元 、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46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2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62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1815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2207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10977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3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700万元。
(九)“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说明
2022年我县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决算数为1897万元,比预算数2062万元减少165万元,下降8%。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419万元,比预算数420万元减少1万元,下降0.2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97万元,比预算数719万元减少22万元,下降3.06%;公务接待费为781万元,比预算数922万元减少141万元,下降15.29%。 因公出国(境)费0元,与预算数持平。公务接待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面贯彻中央从严治党及八项规定的成果。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减少主要是由于公车改革因素。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1、财政收入难中有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税收入征管工作,主要领导加强调度、靠前指挥,面对收入全面短收的严峻形势,财政部门及时提出了到项目、到部门、到节点的收入挖潜应急预案,有力扭转了收入下滑的颓势。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税收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2.95%,非税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2.08%,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得到有效巩固。此外,财政部门进一步拓展收入渠道,通过大力对上争资,全年共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17.06亿元,同比增长13.43%;争取到专项债券11.28亿元,同比增长12.91%,总量创历史新高。通过存量资金清理,整合财力1.74亿元。一系列促收举措极大的缓解了财政收支平衡风险。
2、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22年,财政部门坚持保基本、保大盘、保稳定的态度和立场,坚定保“三保”资金不断链的信心和决心,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努力开源节流、挖潜增效,有力保障了重点支出。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6%。其中民生支出53.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48%。全县工资福利等政策性待遇、各单位运转支出以及特殊群体各种补助救助的民生资金,均按时足额拨付到位。镇街、村社的运转经费实现“五年增”,镇街公务费平均增加20万元,平均达到200万元,村(社区)运转经费在上年度平均增加3万元的基础上,再平均增加3万元。消防二队、新裕公路、一中教学楼建设等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所需资金全部保障到位,各类上级专项资金的调度也应拨尽拨。
3、财政管理规范有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充分挖掘财政工作潜力。一是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将预算管理一体化考核指标贯彻落实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月调度31个细项指标,及时查漏补缺,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落地见效,全省考核排名跃升至第1名。二是推进绩效管理扩面提质,重点绩效评价项目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专项债券、政府采购、社保基金等多领域,项目个数增加到13个。在重点评价基础上,积极推行部门评价,实现了财政评价与部门评价“两结合”。三是加快支出进度,建立资金支出常态化管理制度,促进财政资金迅速落地见效,直接惠企利民。截止12月底共到位各类直达资金17.84亿元,全部分配到具体项目,分配率100%,直达资金支出17.21亿元,支出进度96.40%。四是持续优化政府采购服务,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预留份额,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采购率达到94.68%;分类制定了澧县政府采购64项负面清单,今年来,我县政府采购行为零质疑、零投诉;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有效降低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资金成本。五是推动投资评审提速增效,坚持以提升评审质量为主线,以节约财政资金为目标,严格加强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审核,严把工程预结算审核关,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截止12月底共完成评审项目589个,审减资金8.01亿元,审减率18.2%。
4、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县委县政府把防化债工作摆在防风险、保稳定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压实债务风险防控和债务化解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目标;与各银行机构保持常态化联系,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存量债务利率已全部置换到6%以下。财政部门科学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顺序,全力化解各类债务,落实监管举措严格控制债务增量,有效缓释了政府债务风险。2022年,我县化解政府隐性债务4.73亿元,累计化解20.35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增收形势严峻、挖潜空间狭窄、增支压力与日俱增,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财政稳健运行和预算平衡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预算紧平衡”、“财政紧运行”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当前面临的财政形势依然严峻:
1、财税增收根基不牢。一是增收环境仍然严峻。疫情冲击还未消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中央继续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将造成部分政策性短收,房地产市场短时内难以全面复苏,土地市场下滑对土地收入影响巨大。二是挖潜空间不断缩小。近年来,我县财税收入组织越来越难,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挖潜增收的措施,经过多年的挖潜,易清欠的都清欠了,好盘活的都盘活了,一次性增收的空间不断缩小。三是组织收入难度加大。2023年本级税收收入、土地收入、国资收入、砂石收入等重点收入能否顺利足额入库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组织压力有增无减。
2、支出保障压力山大。尽管财政部门在预算安排上综合落实“两压两保两增”的原则,以县政府办名义出台了《澧县财政资金拨付审批管理办法》,持续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力度,但是在收入入库形势严峻的局面下,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教育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相关重大支出必须按时间拨付,突发事件如疫情防控等工作也必须确保落实;3P项目支出责任和政府性债券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债务风险防控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平衡压力更加趋紧,各类矛盾和风险存在集中向财政转移的趋势。
2023年,县财政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努力破解发展资金瓶颈,编制好今年预算,合理确定收入增幅目标,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稳定好财政收入,积极挖潜增收,大力对上争收,强化资金统筹,盘活存量资金,整合专项资金;明确好工作重点,确定新目标,解决新问题,争取新突破;宣传好财政现状,宣传财政当前的特殊困难,宣传财政所做的工作,宣传财政坚持的立场;防范好债务风险,强化强化债管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调度,压实承接隐性债务的国有平台公司的债务化解主体责任,加强各部门紧密配合,推进国企深化改革。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困难,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财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