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回复
澧工信提复〔2025〕1号A类
(此回复件公开)
潘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力推产业升级,阔步新质发展的提案》收悉。结合相关单位会办意见,现回复如下:
提案精准研判澧县产业发展的“时势必然”与“危中见机”,提出的“突破重围”路径契合我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局作为主办单位,会同县高新区、县招商促进事务中心、县科技局专题研究、协同推进,推动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质效持续提升。
一、聚焦能级跨越,产业集群化水平持续攀升
1.主导产业领航,集群规模与质效双提升。聚焦医药医械与健康食品、轻工纺织、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核心产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集中,主导产业占比持续攀升,形成“主特产业扛旗、优势产业赋能”的发展格局。截至2025年8月,医药医械与健康食品、轻工纺织两大产业增速领跑,均超25%;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实现稳步进阶,机械电子产业保持稳健运行,
四大产业协同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萌恒辅料等龙头企业税收大幅增长,贵得科技等新兴企业乘势崛起,为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近年来,我县以省级服装辅料特色产业为集群培育核心,推动产业向“链式集聚”转型,先后招引九澧华鑫、棠锦服饰等企业入驻,为集群扩容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2.精准招大培强,产业链条补强增效。通过构建多层级招商体系、实施定向梯度培育,克服市场环境影响,持续补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发展效能提升。一是多层级招商成效显著。全县上下主动摸排招商信息、攻坚招引项目。截至8月,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湘商回归”成效显著,新注册企业12个,新增涉税主体10个,实际到位资金56.4亿元,总体成效排名全市前列,为产业链扩容注入强劲动力。二是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定向培育优质企业,今年以来,优之健乳业、贵得科技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企业梯队持续壮大,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3.要素保障加力,产业发展动能充沛。统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从成本减负、能源保障、用地支持等多维度发力,通过多领域政策扶持,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2024年为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9000多万元。今年来,在用电方面,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已促成63家企业建成屋顶光伏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应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加速虚拟电厂建设,目前已与1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预计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0.1元/度。在供热方面,投资5000万元建设管道蒸汽项目,利用生活垃圾发电厂余热供能,项目投运后,企业用热成本可降低100元/吨,实现环保与降本双赢。在用地方面,降低标准厂房租金、摊薄土地平均成本、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同时推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最高年限出让等灵活政策,提升用地便利性与经济性。在中介方面,推出“竞价采购+集采议价”模式,针对环保类等中介服务,有效将服务价格降低20%以上,进一步压缩企业配套服务支出。
二、激活内生动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突破
1.设备更新与数字基建双轮驱动。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2454万元,专项支持湖南萌恒智能化改造,同步指导鑫宝机电、四季油脂、运达包装等企业推进技扩改项目,其中湖南萌恒涤纶线智能工厂获评“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持续完善5G基础设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超600家中小企业完成“上云上平台”;10家智能制造企业、12条智能制造生产线、85个智能工位落地应用;萌恒辅料仓储数智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博睿实业绿色环保智能包装项目入选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全县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1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车间1家,产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2.政策扶持与科技赋能双向发力。先后出台《澧县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澧县人才评价奖励服务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通过“资金奖励+人才激励+服务优化”模式,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已兑现县本级补助300多万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6.46亿元,增速7.9%;深化产学研协同,签订合作协议12项,推动成果转化项目7项,技术合同交易额40.73亿元,其中四季油脂“菜籽油绿色高效加工关键技术”等3项成果成功落地。创新科技特派员机制,首次推选2名省工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医药医械与健康食品产业)、2名省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中药材产业),为产业转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三、强化创新引领,产业生态化体系持续完善
1.园区布局与循环发展并举,产业生态持续向好。一是科学规划功能定位。精准划分工业园及片区产业功能,明确发展方向,东区聚焦化妆品及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西区聚焦轻工纺织、医药医械、机械电子,澧南片区聚焦陶瓷产业、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围绕各区域“产业特色集群”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强化区域间产业互补与协同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推动资源共享预留空间。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引导企业资源共享,为稳健平安等成长型企业预留产业发展空间,保障企业扩张需求。三是加速“链企上楼”落地。依托科创产业园现有资产,推进“链企上楼”模式,今年来先后引进誉晟科技、讯声电子等7家企业,目前已投产4家、正在装修中3家,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2.企业服务与环境优化同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县领导牵头、部门协同、党员干部下沉”的服务体系,落实“五张清单”制度,累计收集企业问题98件,办结71件;推行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累计办结183件,企业满意率100%。二是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拔和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型人才,先后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5名干部,优先晋升职级和提拔重用;另一方面推行“培训进企业、招聘进班级”,先后为广拓鞋业、康哲制药等企业培训产业工人687人。三是规范涉企执法。柔性执法减免处罚188件次,“湖南营商码”全覆盖,跨部门联合检查占比51.63%,涉企检查频次大幅降低。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提案建议,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锚定规划引领,明晰产业路径。扎实编制 “十五五” 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县规划,聚焦主特产业细分赛道,明确集群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重点,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二是狠抓项目攻坚,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进稳健平安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全年力争新增入规企业 15 家;抢抓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为企业争取更多国省资金支持,推动运达机电、新鹏陶瓷等企业开展技改升级。三是深化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积极对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与人才团队,吸引优质创新资源落地;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指导湖南萌恒、恒邦建工、四季油脂等企业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四是优化服务保障,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开展 “送解优” 活动,精准推送涉企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完善 “6411” 项目跟踪机制,扩大 “引资中介奖”“引资信息奖” 覆盖面,推动更多链上企业落地。
感谢您对澧县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后续我们将定期向您反馈工作进展,也恳请您继续为我县新质发展建言献策。
澧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9月24日
签发人:蒋立勇 联系人:向 立
联系单位:澧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1378664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