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2015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湖南德源联合会计师事务
湖南德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澧县财政局的委托,对2015年度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评价有关规定,形成本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澧县从2010年初正式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已有6年。县财政每年根据上级要求的补助标准配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2015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基本标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组织实施,并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2015年度全县共有32所乡镇卫生院,543个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总量3197.88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拨款2838.1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359.78万元。
根据澧县卫生局制定的《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实行“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根据年度预算总额按一定比例预拨,年终根据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考核结果结算补助资金。2015年度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支出总额为3197.88万元,分四次拨付,第一次预拨1359.15万元,第二次预拨239.85万元,第三次拨付799.50万元,年终拨付799.38万元。
2015年度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当年结余0.00万元,累计结余0.00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所接受委托后,随即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组,自2016年5月3日开始进行现场评价,为期近一个月。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结合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听取情况介绍、内控制度测试、检查财务会计记录、抽查档案管理资料、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工作程序。
现场调查阶段,我们选取了以下样本单位:
1、大坪乡卫生院及大坪乡大庙村卫生室和玉成村(空白村);
2、张公庙镇中心卫生院及张公庙镇张公居委会卫生室和张公庙镇兔子口村卫生室;
3、澧南镇卫生院及澧南镇栗木村卫生室和澧南镇兴隆村卫生室;
4、澧阳镇卫生院(三医院)及澧阳镇襄阳居委会卫生室和澧阳镇孟家港村卫生室。
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被评价单位的自评报告综合分析后,形成了评价结论。
三、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会群众走访调查,社会群体大部分认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项目资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健康状况,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据《澧县2015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得分87.2分,财政支出绩效为“良好”。
四、项目主要绩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等12大项,其中中医药健康管理并入其他项目一并实施。2015年我县完成情况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我县常住人口摸底数84.15万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县本年度新建居民健康档案4.45万份,累计建档75.91万份,建档率90.21%。
(二)健康教育
全县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重大卫生日宣传活动,向群众免费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宣传栏内容更新1423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活动1578次,居民参与20余万人次。
(三)预防接种
2015年我县应建立预防接种证59876人,已建立预防接种证59365人,建证率99.15%。根据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2015年度“八苗”接种率调查,“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糖丸98.61%、百白破99.04%、麻风100%、乙肝苗99.89%、A群流脑96.87%、乙脑96.12%、甲肝95.37%、A+C流脑92.34%。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2015年我县0-6岁儿童59962人,儿童保健覆盖49622人,覆盖率82.76%。其中新生儿8178人,新生儿访视8105人,新生儿访视率99.11%。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2015年我县产妇总数8129人,早孕建册7869人,产前检查5次以上孕妇7990人,产后访视8067人,访视率99.24%,产后42天健康检查8000人。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2015年我县65岁以上老年人115977人,接受健康管理106965人,占本县常住老年人口的92.23%,本年度体检人数(完成实验室检查)89623人。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全县新发高血压患者2607人,高血压失访359人,累计在管高血压患者44338人,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44042人,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患者38360人,达标率86.52%。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全县新发糖尿病患者809人,糖尿病失访56人,累计在管糖尿病患者9477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9429人,最近一次随访血糖达标8615人,达标率90.90%。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2015年全县累计新确诊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24人,累计所有登记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244人,在管患者3041人,规范管理患者3041人,最近一次随访分类为病情稳定患者2745人。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2015年全县报告传染病病人数4121人,报告及时的传染病病人数4121人,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次,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次。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015年发现的卫生监督协管事件或线索1次,报告的卫生监督协管事件或线索1次,协助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施巡查6648家次。
总体来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是促进了我县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老百姓逐步树立了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二是通过健康体检发现了一些早期疾病特别是早期癌症,为患者的及时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三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使患者切身感受到该项目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好处,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视;四是减少了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五是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群众知晓度不高。
目前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工作主要由卫生系统承担,一方面卫生系统人力资源有限,孤军作战,群众反响不大;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对医务人员怀有戒备心理,认为其宣传工作是以营利为目的,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怀有抵触情绪,工作开展难度非常大。从现场调查的情况看,无论乡村农民,还是城镇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低,他们大多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解是,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可以免费体检、可以给儿童打预防针等,对基本公卫服务的项目和内容知晓很少,不能主动选择服务,只能“被”服务。
(二)部分基层公卫人员工作不踏实。
部分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走过场现象依然存在,使当地居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应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有如下不合规的现象:
1、各服务项目随访不到位。
(1)张公庙镇兔子口村孕产妇赵小庆,预产期2015年9月24日,孕产妇健康档案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中均无产后42天访视记录,也未做任何说明;
(2)张公庙镇兔子口村孕产妇覃红梅,预产期2016年1月22日,孕产妇健康档案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中均只进行了第一次产前访视,无其他访视记录,也未做任何说明;
(3)大坪乡0—6岁儿童王昊,档案资料显示已对其进行了全部健康管理服务,我们在电话回访时其母亲表示未对其进行产后访视。
2、档案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在档案抽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档案袋基础信息填写不完整的现象,如联系电话、建档日期未填写等。有些卫生院在对一般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只是进行最简单的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查,体检项目不全,而且长时间没有跟踪服务,信息没及时更新,造成部分档案信息已经失效。
3、存档资料不合逻辑,有造假嫌疑。张公庙镇中心卫生院于2015年6月20日开展了学校卫生应急知识培训,而培训小结的时间为2015年6月18日,所附培训活动照片中学生全部穿着棉衣,明显不合常理。另外张公庙镇中心卫生院分别于2015年1月10日开展了霍乱知识培训、2015年5月20日开展了出血热知识培训,但两次培训活动所附的培训活动图片一模一样。
(三)居民健康信息不能共享,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
该项目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能与临床结合共享健康档案信息,使得老百姓并没有完全享受到该项服务所带来的实惠。
1、各服务项目的电子信息系统不兼容,信息重复录入。在调查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的公卫人员以及乡村医生都反映公卫工作非常繁琐,既要建立纸质档案,又要录入电子档案,而且各服务项目的电子信息系统不兼容,服务项目数据既要录入湖南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又要录入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例如重性精神疾病有国家精神疾病监测分析网,预防接种有金苗系统,传染病有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网,妇幼有计划生育系统等等,工作人员需要两边重复录入相关信息,工作量非常大,间接减少了公卫人员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时间。
2、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医疗机构不能共享健康档案信息,公卫不能为临床服务,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省使用的湖南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属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单线系统,只能上级查看下级,同级之间没有查阅权限,而且系统中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板块是分开单独使用,医疗机构内部、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实行联网,诊疗服务记录无法及时更新到健康档案之中,一方面给公卫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导致了重复检查,使老百姓认为健康体检的实质意义不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热情也逐渐降低。
(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偏弱。
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乡村医生严重缺乏,且偏于老龄化。我们现场抽查的四个乡镇中有三个乡镇均存在无村卫生室的所谓“空白村”;而有村卫生室的乡村,大部分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现代化信息化知识贫乏,身体状况难以胜任量大而繁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法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下沉到村卫生室,使得大量的公卫工作不得不由乡镇卫生院承担,而乡镇卫生院本身医务人员就有限,特别是一些人员较少的卫生院,基层基本医疗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都需要兼顾,矛盾较突出,导致基本公卫服务工作难以到位。
公卫人员不稳定。由于公卫人员编制不够、工资待遇与临床医生待遇存在差别、公卫工作繁琐、难度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卫人员队伍不稳定。由于人员的频繁变动,新接手的公卫人员很难迅速掌握辖区内被服务群众的基本情况,加大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公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公卫人员技术力量缺乏。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缺少公卫专业人才(特别是中医药及精神科),使得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难以开展。
仪器设备配备不足。不少卫生院没有能力配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相关仪器设备设施,无法满足下村入户检查的需要,只能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到卫生院检查,部分群众因为身体原因、路途遥远、农业生产等问题只好放弃体检。
(五)财务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公卫经费支出的原始单据不齐全,其他相关附件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六、相关建议
(一)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政府考核。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服务项目多,涉及范围广,单靠业务部门宣传,影响力不够,群众可信度不高,需要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卫生部门主动作为、乡村两级全面参与”的方式,以政府名义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或办法,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政府考核。通过政府主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思想认识,促进群众主动参与,减少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难度,使广大群众完全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将工作做到实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线长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级公卫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将工作做到实处,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流于形式,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基层公卫部门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呼吁和反映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促进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对信息平台建设的高度重视,加强公卫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力争早日实现各级医院之间、医院内部,辖区内医疗机构网络平台联网,形成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记录相互共享,合理利用,发挥健康档案的真正作用,提高老百姓的参与热情。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适当增加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建立基层公卫人员及乡村医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基层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待遇及保障,减少公卫人员的流动性,稳定和适当扩大公卫人员队伍,切实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2、加强全科医生业务培训工作,尤其增加中医药和精神病等稀缺业务人员培训,强化现有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需的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卫生机构环境,满足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五)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分配补助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会计处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办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基本卫生服务成本补偿参考标准,合理分配和使用补助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点击下载:2015年度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基础信息表
湖南德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二0一六年六月十七日